[東台先鋒報]記者 王凱軍/玉里報導

玉里醫院為精神科專科暨教學醫院,院內收治2200餘位住民,提供符合住民年齡與適當的活動項目以延緩退化實屬重要的課題。院內的住民們每日有兩個時段可以參與職能治療治療性團體,其中他們最愛的活動內容是「卡拉OK」,即使每人就只能點一首歌唱,也不減他們愛唱歌的心。為此,來自台大職能治療學系的實習生藍千雅別出心裁的籌畫「病房合唱團」團體,期待透過合唱表演,讓他們體驗上台、被肯定的氛圍,大家能一起感受與其他住民齊聲唱歌的感動。透過有目的的治療性活動,更讓長年安置在機構裡的住民,也能找到生活的動力與意義。
職能治療實習生藍千雅表示,由於媽媽是音樂老師,有幸自小學習小提琴與鋼琴,並因為愛唱歌,開始於大學自學吉他,也有著希望透過自小學習的音樂,帶給住民不一樣的活動參與感受及治療介入,當看到這裡的住民對唱歌這麼有興趣,便有了組個病房合唱團體的想法,對她來說,在短短三個月的玉里醫院長照機構實習,不只要學習帶領職能治療活動、擬定治療計畫等技能;更是要學習如何跳脫書本,真實地與機構住民相處、貼近他們的生活,才能看見他們真正的需要,也因住民的滿滿回饋而感動。
籌備合唱表演過程總共花了四週的時間,從讓住民一起提名歌曲、投票決定曲目、學習音高概念、歌唱原理、發聲練習等。不論是學習歌唱、還是看到治療師彈吉他,住民對於「組合唱團」這整件事感到新奇,各個認真投入,有住民甚至每日一看到職能治療師,都會拿著已經被翻爛的歌詞單張,詢問什麼時候可以再教他唱。最後住民投票選了華語流行經典歌曲「明天會更好」,作為合唱表演曲目。
而在練習合唱的過程,可以看到有些人平常講話不超過三個字,卻能大聲唱出完整一句旋律;有些人平常不怎麼參與團體,卻願意站在旁邊、甚至小小聲地跟著唱;有些人不會認字,都積極地邊聽邊學。到了表演的今日,住民們了解練習這麼久,但表演「只有一次機會」,各個慎重以待,他們互相幫忙搬椅子、推輪椅,做好上台的各種準備,就為了把這幾週的成果呈現給觀眾—機構工作人員看。表演結束後,住民紛紛回饋「覺得很團結、很有成就感、很感動」,因為他們難得有這個機會去享受舞台、獲得肯定的目光,不論擅不擅長唱歌,對他們來說,這都是一段值得回味的回憶。
代理主任李書齊表示,玉里醫院職能治療科長期與台大、長庚兩所職能治療學系學校建教合作,每年約有12位實習學生到院實習,讓實習生舉辦住民合唱團成果發表會還是第一次,讓學生能學以致用更是不易,其實長期機構中的住民不需要太多華而不實的活動設計,真實地提供住民感興趣及符合他們需要的活動才是陪伴住民的開始,未來職能治療科在實習教學上會持續地與學生做好雙向溝通,引導學生跳脫書本走入臨床,讓學生看到住民們真正的需要,並讓學生勇於嘗試不同的治療方式,帶給住民們更多豐富的生活內容,充實而滿足。